在共和新活跃着这样一群身影,他们积极投入基层党建工作;他们帮助群众送去温暖;他们以身作则树文明新风。他们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把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共和新路街道“文明实践之星”。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本期的“文明实践之星”:
“好后勤”也是抗疫志愿者
夏黎辉是共和新路街道洛川居民区的一位楼组长。她的儿媳吴瑞珅是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护士长,也是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抗疫期间,吴瑞珅在武汉抗疫前线救死扶伤,她的婆婆夏黎辉在帮儿媳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同样在抗疫一线尽心尽力。

每天早上7点30分,夏阿姨就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买汰烧”、料理家务,一个上午,她把家里整理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她是服务员;为孙子阳阳安排学习计划,督促他抓紧学习,她是教导员;午饭后,她穿上黄马甲,出现在小区门口,她是守门员。

“侬好,请出示一下出入证,请测量一下体温。”夏阿姨手持测温仪对每一位进入小区的居民不断重复道。2个小时下来,她的喉咙也变得沙哑。即便如此,无论刮风下雨、下雪,她从不缺席,打着伞,依旧值守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夏阿姨轮值回来没多久,就有邻居向她反映:谁谁谁在楼道内踩到了狗屎和隔壁养狗的老王发生了矛盾,,她二话没说带上口罩,就去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此刻她变成了调解员,终于让两家人家握手言和。

晚饭后,夏阿姨看楼道内家家户户屋里的灯都亮了,她估摸着应该都回来了,就挨家挨户向楼内24户邻居发放了小区出入证并向大家宣传普及防疫知识,此刻她又化身成宣传员。为阻断疫情的传播,夏阿姨还积极配合居委会对楼内6户出租户进行了重点排摸,发现回沪人员立刻叮嘱他们马上去居委会进行登记,并及时通知居委会。
深夜回到家中,夏阿姨的手机铃声响起,“妈,你们都好吗?”,电话那头的儿媳也刚刚结束夜班,给家人打个电话报平安,夏阿姨激动地赶紧叫上孙子阳阳一起来接电话,“瑞珅,家里一切都好,阳阳也很乖,你在前方多保重!”
一通电话接通了武汉与上海的思念,分隔两地的一家人,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忙里偷闲通个话,给对方一个隔空的拥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