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手牵手生命关爱中心

2019-07-30上海志愿者

一、组织机构介绍

上海浦东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成立于2008年,开创了非营利组织在中国临终关怀领域的创新探索和社会动员,通过服务和倡导,联结医院、社区及社会各界,改善癌症重症家庭生命品质,提升应对死亡哀伤的能力,推动临终关怀服务的实践行动。

 

二、主要志愿服务项目介绍

(一)“守护▪天使”临终关怀服务项目——医院合作,全人关怀

以“身心社灵”全人关怀理念为基础,将社会工作手法和“表达性艺术”工作方法运用于癌症临终者的舒缓照顾中,鼓励服务对象向他人倾诉内心情感与心愿,在人生回顾中结识新的朋友,降低死亡恐惧与痛苦,重塑人生价值,提升生命品质,平静渡过生命最后时光。

项目开展一年3期的志愿者队伍建设,2015年共培养80名志愿者在医院内协助600位临终者及照顾者使用艺术工具进行自主创作。

(二)“爱陪伴”大重病社区互助项目——互助支持,社区网络

秉持社区照顾的社会工作理念,运用社区支持工作方法,为因病致困、因病致贫病人及家属,以社区为单位,搭建社区支持网络,发挥朋辈榜样力量,发动社区志愿队伍,为服务群体提供必要的社区资源,改善服务群体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重塑服务群体的自信和自强,并协助其融入社区,形成互帮互助机制,共同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爱陪伴”项目共覆盖浦东新区24个街镇,一年的服务人群数约7400人。

(三)“后顾无忧.一里光华”孤老、高龄独居老人生命规划服务——互助养老,自主善终

秉持社区照顾和全人照顾理念,基于社会工作方法和老年心理角度,整合社区资源,为孤老及高龄老人家庭提供生命规划服务,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生命回顾”活动和“生前预嘱”服务,规划老人生活安排,准备人生最后事宜,让孤老与高龄独居老人“后顾无忧”,提升晚年生活品质。

同时培训社区助老志愿队伍,支援孤老、高龄独居和临终者老人家庭,突破生死话题的局限,打通社区资源与老人生活的渠道,拓展为老服务的空白领域。

项目落地试点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共为潍坊街道80户孤老及高龄老人家庭提供服务。

 

三、志愿服务感人事迹

那些我看到的事

2015年的117号,我参加了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志愿者的第一次培训。转眼间,已经9个月过去了,而我也已经离开上海3个月了。下午,一个人呆在宿舍看着书,听着歌,蓦然涌出一种强烈的要分享的冲动,想要把什么东西抓住,想要把那些回忆记录下来,我一直相信,这短短的6个月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坐标,从这里开始,我开始思考人生,思考我该做什么,并且要以什么态度生活。作为一个典型的理工女,虽然我一直吹嘘我可能是高考满分作文,但是我知道我的文采有几斤几两,所以写这篇文章只是记录,记录那些我看到的事。

关于爱情

故事来源于我们每次服务后的分享。在病房里,阿姨啜泣着对给她按摩头部的丈夫说:“让我走吧,早点走也好,拖着我劳命伤财,反正最后早晚都是要走的。”叔叔坚定地说:“你以为你走了,我就好过了吗?你不知道,我一点也不累,能这样陪着你就是我的幸福了。”说完,默默地继续帮阿姨按摩头部。分享的那个小伙伴说,这是她听过的最美的情话,一直想告诉她,不只是她,这也是我听到过的最美的情话。携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现实跟想象有时可能总是差着一段天堑,可是即便如此,我也不放开牵你的手,想和你一起走下去,因为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关于依赖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很简单,只来源于我在病房中的轻轻一瞥,之所以是轻轻一瞥,因为这个场景承载的分量太重,作为旁观者的我,实在不忍心去打扰。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同往常一样,我们小伙伴们分配完自己要去探访的病房,进到病房,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已经70多岁的大爷侧躺在床上,皮包骨的身体告诉我们他在跟病痛所做过的斗争,大爷的儿子坐在病床旁边,低着头,一根一根地捋着大爷的手指,病床上的大爷眼神明亮,安详,开心地盯着他儿子的脸,那种全心地依赖,那种全然的信任,那种从内里透出来的满足,让我突然不知道要怎么办。心中涌出满满的感动和辛酸,我默默地站在那里,然后转身离开,我想这是属于他们的下午时光。

在我心里,父亲是一座山,母亲是一棵树,他们是我们永恒地可以依赖的人,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可以弱小成这个样子,像个孩子一样全然地信任,全然地依赖我们。如今好像时间都变得特别快,我们猝不及防的长大,离开,成家,父母也突然就那么被时间压弯了腰。我们一天天成长,成长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大人,而父母却越来越像个孩子,可是跟父母当年对我们不同,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太短了,我们为了证明所谓的独立已经离开他们太远了。父母之于我们,更像是共生的藤蔓,相互纠缠,相互扶持,真希望时间就静止在这个下午,瞬间定格成永恒。

关于乐观

这个故事,是我们所有志愿者团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阿姨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在我们志愿者活动的第一天,在我们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时候,阿姨拉着我们组的一个女生,开始问她的基本信息,给她介绍对象。最后分享时候听到这个场景觉得很好笑。得,志愿活动变成相亲大会了。不过有了这次开头,做后面的志愿活动的时候都变得很有底气了,癌症又怎么样呢,除了这点,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一样的八卦,一样的生活。在临近春节的时候,我们艺术表达治疗中希望大家可以画一幅画,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祝福和对明年的期待。阿姨当时刚做过化疗,身体状况不允许她画一幅画,甚至不允许她坐起来。阿姨让我们帮她画,在写祝福语的时候,她说“希望自己身体健康,我要好好的活着”。我们最后一次去看她,阿姨的妹妹从国外回来看她,阿姨的妈妈也在,我们在拍照的时候,阿姨还在朝镜头比着剪刀手。纵然忍受着化疗对身体如此的摧残,阿姨还是依然的乐观,坚定,热爱生活。在今年的5月份,阿姨离开了我们,那张照片也是阿姨留给我最后的记忆。阿姨总共做过52次化疗,这是个惊人的数字,但是她没有说过放弃。“好好活着,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这是阿姨送给我的礼物。

关于奇迹

你相信奇迹吗?我相信!你见过奇迹吗?我见过。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我们照往常一样踏入病房。在这个病房里有一位特殊的病人,他是常年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人。他躺在床上双眼紧闭,身体和头部不停地摇晃,身上插着脉搏和心率记录仪,就像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你是志愿者吧,你去跟他说话吧,他快死了。”病人的弟弟这么跟我说。尽管我也做过5个月的志愿者了,但突然遇到这么坦率直接的家属我还是吓了一跳。“他还能听得见吗?”听得见,他死的很不甘心,你看他一直在动,你去跟他说话吧。”遇到这种情况,我也有点不知所措,所幸队伍里两个小伙伴跟我一块走到病床前,提议我们唱牵手给他听。在我们唱的过程中,病人越来越安静,一曲终了,病人睁开眼睛,看着我们跟我们说谢谢,说他可以听得到,过了5分钟,病人又昏迷了。他妹妹告诉我们这是他今天第一次睁开眼睛,第二天,我们收到消息,他去世了。我相信,他听懂了我们的歌,听懂了我们的祝福,在最后的时刻也不忘记跟我们说声谢谢。音乐不在乎国界,祝福不在乎早晚,沟通也无惧于生死。

关于陪伴

6个月匆匆而逝,我们坚持每周日来病房陪伴大家,但其实谁陪伴谁,谁又能说的准呢。陪伴是相互的,谁说给予又不是呢,在这里,我们分享了彼此的故事,分享了彼此的心情,我们付出了时间,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继续前行的力量。我们在这里相遇,在每周日的下午赴一场关于生命的约会,尽管我们的陪伴伴随着一些无力感,可是我们还是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指引我们走到了你们的面前。Justlistenwhatyousaid。不打断,也不评价,我们能做的只是倾听。在这里,我感受到倾听带来的力量。

除了和病友的陪伴,还有跟手牵手小伙伴们互相的交流、分享和陪伴。上海那么大,世界那么大,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方,看似不可相交的我们在这里认识,一起相互走过,一起分享陪伴。我知道还有很多的小伙伴坚持做着这件事,所以写这篇文章,想分享给大家,因为我相信这份心情你们懂。我只是个拙劣的记录者,讲述了我看到的故事,我也期待留下的小伙伴们可以陪伴更多的人,相互扶持的走下去。

小伙伴们,距离我们第一次见面,刚刚好9个月过去了,让我们庆祝这个不算纪念日的纪念日,大家加油,祝福,期待再遇见。

——“守护▪天使”临终关怀服务项目志愿者“小黄鸡”同学

 (上海市文明办供稿)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