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志愿者 终身奉献的好园丁

2019-07-29上海志愿者

. 简介:

黄吉人是一位具有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上海市市南中学退休高级教师、上海市肢残人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负责人和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原名:黄浦智力助残团队,现已注册为民非(法人)单位,下面简称“中心”】。

是一位72“坐在轮椅上的志愿者”。她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双下肢致

残,是位重残者,多年来,只能以轮椅代步。整整17年,她是不取分文报酬,全天候的志愿者,至201511月,她累计参加志愿服务15590小时。至20157月,“中心”累计受助者5300人,志愿者15100人。

她是一位研究和实践“以教育为切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造血式助残”的优秀助残志愿者。“基地”和“中心”都是组织在职或退休的教师、大、中学生志愿者和社会爱心单位和人士为残疾人子女、残疾青少年和困难家庭子女助学的志愿者组织、社会公益组织。

她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老先进。曾五十多次获得区、市、全国荣誉称号,如在职期间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自强模范”等;退休以后,又获得“上海市杰出志愿者”、“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上海慈善之星”和 “2014上海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等奖项。20145月,她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2014年内,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晩报、上海民政、至爱杂志、上海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广泛宣传她的事迹;当年9中国青年网和全国各地20多个网站都播放了根据她的事迹拍成的微电影《再高一点》,称她为“助残教育家”。

 

. 主要亊迹:

 

 1999年,上海改革开放已经深入发展,就业竞争、学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残疾朋友大多没有高学历,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残疾,再就业竞争处于弱势,所以,他们把改变家庭贫困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子女的成才,关系着家庭的未来。然而,收费昻贵的“家教”、“补习班”,残疾人家庭的孩子付不出、读不起,残疾朋友为此痛苦,甚至,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残疾朋友大声疾呼:“谁来帮帮我们的孩子?”黄老师意识到:培养好残疾人的孩子,找到好的工作,才能真正彻底改变一个贫困家庭。而且,这又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1999年6,在上海市残联的领导下,黄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创办了全市第一个为残疾人子女举办的义务辅导班和上门义务家教的“黄浦智力助残团队”,现称“上海心希望助学公益服务中心”。

该“中心”办有“初三中考辅导班”、“初中语文写作班”和“高二数学辅导班”等8个全免费的学业辅导班,每年受助者200人左右。每年还有130个家庭接受由大、中学生志愿者的上门义务辅导每位受助者不必花分文可以接受几项优质的教育。还设立了“巴斯夫奖学金”;每年还有30多个家庭获得助学金

黄老师深知助残先扶“志”,她十分重视受助者的德育。组织家庭教育研讨和对受助者的心理辅导;举办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要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黄老师十分重视凝聚全市智力助残的力量,使更多残疾同胞受益。在上海市肢残人协会的领导下,黄老师组建了市肢协“智力助残总队”,后被批准为“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下设六个分基地,她认真学习中央和地方有关文件开展工作。“智力助残” 项目两度荣获上海市“品牌项目”; 2013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 ;基地又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全国志愿助残阳光基地”和“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截止于20159月,基地参与的志愿者累计56800多人,受助者累计17300多人。近年来,在上海志愿者网上注册志愿者人数为12255名。

17年的办学,使大批受助者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校;许多受助者还成为志愿者将爱心反哺于社会;孩子们走上工作岗位,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为之彻底改变。“智力助残”活动深受残疾人家庭和贫困家庭的欢迎。

近年来,由于膝关节的病变,疼痛难忍,行动更困难,黄老师只能以轮椅代步,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开着残疾车去参加各团队的活动;坐着轮椅走访助残单位;她家的电话号和手机号公布给所有的受助家庭和志愿者,联系着几百个困难家庭;她两次住院动手术,出院不到一周,又投入工作。从事志愿者工作,没有分文收入,她至今买不起住房,住在租借的房子内,生活清贫,但是,黄老师说:“我愿追求生命的价值。作为一名老党员,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让残疾朋友和困难群众实现中国梦,是我应尽的义务。” (上海市文明办供稿)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