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志愿者——吴衡

2021-04-01上海志愿者

只要有需要,他都义“吴”反顾

说起吴衡,在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80后,残疾人、社区工作者等,而在所有的标签中,最让他喜欢并且引以为傲的是志愿者这个身份。

投身志愿,源于7次手术带来的感同身受。吴衡出生的时候,双脚骨骼畸形影响正常行走,经历了7次手术,也吃尽了苦头,但他还是留下了肢体四级残疾。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父母亲坚持为他治病时的焦灼和期待、亲朋好友的关怀以及病友给予的力量,让爱的种子在他心中扎下根来。毕业后,他成为了金山工业区的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2014年,在一次宣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活动中,他被一张印有白血病患儿的照片中那种渴望的眼神打动,没有多加思考,吴衡毅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两次捐献,他随时做好了为生命接力的准备。2017年4月7日,吴衡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初配成功的电话,询问他是否同意捐献,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吴衡信心满满做好了捐献的准备,但捐献的事情却没有那么顺利——他的白细胞指标显示偏高。怎样才能不影响捐献?在反复思考后,吴衡想起了自己最近牙龈发炎。回家恢复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前往医院验血,这一次各项指标正常,他成功签下捐献承诺书。8月8日,吴衡在接受了4天动员剂注射后,采集了304毫升悬液,挽救了一位年轻小伙子的生命。但在2019年,吴衡的受捐者在进行体检时发现参考指标异常,免疫功能下降。这就意味着吴衡需要再次进行捐献。面对关心他的朋友们“多为自己着想”的劝解,吴衡没有退缩,他依旧同意再次捐献。他说,“如果第一次捐献是种树的话,第二次捐献就是给树苗施肥,树已种了,不给树施肥让树健康成长,太可惜了。”2019年11月7日,吴衡再一次捐献,成为了上海市第386例、47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金山区第1例二次捐献志愿者。

奉献社区,踏踏实实地把服务进行下去。2017年,吴衡从社区助残员转到金山工业区朱行居委会工作。2020年初疫情爆发,吴衡从年初二开始就早出晚归,忙碌着外来人员排摸、道口管理、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等工作,连辅导儿子上网课的时间都挤压到了午饭后的十几分钟里。但每日例行检查道口的时候,他都不忘去看看居住在防疫出入口的那对重残无业夫妻,为这对智力障碍人士送上防疫用品,一遍一遍教他们带口罩,时时询问生活需要的物资等。就连送去的消毒用品,吴衡也会事先调整好水和消毒液的比例,并且细心地在壶身贴上字条。

吴衡就是这样,只要有需要,他就会站出来,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近几年,热衷于志愿活动的吴衡收获了很多荣誉,有市杰出志愿者、市青年五四奖章及“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谈及这些荣誉,吴衡说,“没有太多的想法,其实我更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我也会在志愿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