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讲述“家”的故事

2013-04-25上海志愿者

 

 

 

 

 

张海良在翻阅家庭相册,妻子帮他调亮灯光。 张骏 摄

  本报记者张骏 实习生达园园

    
你从哪儿来?你的祖辈几次背井离乡?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一部家史小说《根》掀起一阵寻根热。如今在上海的社区里,一项追溯家史打捞大时代历史碎片的公益活动正在展开。首批20名老人的家史、家训已基本采集完毕,正在整理成册。

    
一本本压箱底的老相册被翻了出来,一段段埋藏在柴米油盐里的亲情故事被挖了出来……讲述者们关于的故事,也是这座城的记忆。

讲给后代听的家训

    “
真的很遗憾,以前的老照片,搬场后都不见了。在长兴坊一间昏黄的房间里,口述家史讲述者、66岁的张海良老人坐在椅子上,娓娓讲起年轻时的经历——年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入学后以保尔为榜样,之后又找到了相濡以沫另一半:因腿脚不便,妻子时常背着我出去。她身材瘦小,我又胖又重,别人问她背得动吗,她说习惯了,咬着牙也要背。

    
采访当天,张海良夫妇一早去了上海南站,向行人赠送自制的环保袋。他是大脑,我是手脚。张海良的妻子吕阿姨不识字,对这个家庭的分工却一语中的。张海良劝她要多接触社会、不要只围着他一个人转,她就去助餐点帮忙打饭。张海良说要宣传环保,她就踩起缝纫机缝了环保袋。张海良说:感恩是我们这个家庭的动力。

    许多平凡的故事,滴在历史的长河里,泛不起一点涟漪。但在老人们心里,那便是人生。62岁的周为仁老人是这次 “口述家史讲述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讲话大声、笑起来爽朗。他说自己没有曲折的故事,生活半径一直在徐汇。“1958年,我进了漕河泾中心小学学习。那时大炼钢,家里把铜的、铁的锅碗瓢盆都捐了出去。童年虽然艰苦,但也快乐。男孩子玩的东西很多,打弹子、斗鸡,玩具大多是自己动手做的。

    
周为仁后来成了回乡知青,被安排到地里劳作。那时搞计划分配,市里每人每月半斤油,郊区4两,农民3两,再远一点的农民分不到油票,只能自己榨油菜籽。”1976年,周为仁与同一生产队的陶丽民结婚,有了女儿。后来国家征地,妻子先被分配进了企业,女儿也一起进了城。

    
如同这座城市的缩影,周为仁的日子也越来越精彩。退休后,他师从颛桥剪纸主要传人杜伟秋,作品还远赴美国展出。

他们曾定格在历史画面中

    
在这些略带浑浊含糊的声音背后,不仅是20个家庭命运的兴衰变迁,还有一座城在岁月浮沉里的斑斓记忆。康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他们在筛选口述者时,尽量涵盖了各类境况的老人,有名人、有志愿者、有民间艺术达人、也有需要帮扶的困难老人。

    
住在上师大职工公寓的徐炜今年92岁,她的人生曾因播出上海解放第一声被定格。徐炜出生在北京,幼年时因军阀混战而失怙,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后来,她参加进步青年读书会等。1946年从音乐学校毕业后,她到上海潜伏下来,后受命与姚牧等组建上海广播乐团

    1949
525日拂晓,听了一夜枪声的徐炜在丈夫陪同下,与另一名播音员钱乃立一起,来到位于乌鲁木齐路上的国民党电台,在地下党文委两位同志配合下,徐炜走进播音间,对着话筒用高亢激昂的语调播音:听众们、市民们、同志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今天清晨胜利地进入了上海市区,上海解放了! ”然后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安民布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守则》。徐炜回忆说,连苏州河以北还未解放的虹口、杨浦等地一些市民,那天也打来电话说收听到你们的广播了!

    103
岁的沈志容几乎是半部 “近代史19101016日,沈志容出生在苏州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四姐妹中排行老三。抗战时,逃难到上海被亲戚收留。18岁时,沈志容进入幼稚师范求学,毕业后在尚文小学做教师。上世纪50年代,沈志容因病提前退休。

有些事情还是早点做

    
对年轻一代而言,追溯家史,正是一次寻根之旅。

    
王鹤是上海一家财务管理公司的财务工作者,经朋友介绍参加了口述历史活动。

    
王鹤采集家史的对象是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张海良和离休老干部李福康。王鹤说,做口述家史时,考虑到老人的不便,她不光在周末腾出时间上门,工作日也会抽空过去。每次与老人交谈至少要1小时。老人有些耳背,理解上也有些障碍,有时一聊就是3小时。收集一个家庭的史料,大约需要去三五趟。

    
周璐怡是上海海洋大学大三学生。她负责采集援藏教师叶静和百岁老人沈志容的家史。叶静60多岁,精神头很好,待人热情。小周了解到,这位在酷寒高原的讲台上坚守36年的人民教师,后来罹患癌症。但每次谈话,叶静始终笑容满面。小周说:叶奶奶让我见识到一个老有所乐的生活状态。

    
沈志容的故事则令小周感动,尤其是老人摸索着拿出照片的一幕。沈志容年轻时曾抱定独身主义,她觉得旧社会男人娶小老婆,花头多,女人日子不好过。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领导和同事给她介绍了当时在敬业中学教书的刘先生。一打听,对方也是苏州人,人家挺好、清清白白的45岁的沈志容终于同意嫁人。当时他先生有二子二女。现在,一到春节,一家人团团圆圆,共享天伦。小周说,其间她体会到了老人对家庭的奉献,更让她心中有了子欲孝而亲不待的警示,有些事情还是早点做

重塑家庭的文化功能

    
为何举办这样的活动?口述家史发起者绿梧桐公益促进中心的定位是,通过对城市变迁中普通居民家史的收集、整理,保留城市变迁中的民间记忆,重塑家庭在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功能

    “
绿梧桐总干事王晓婕说,该项目起源于中心创始人吴烨宇的一段难忘家事。吴烨宇的祖母早年去世前,家中老宅正准备拆迁。叔伯们因利益纷争闹得不可开交,一度反目。后来祖母离世,家人在清点老人遗物时发现一张纸条,上面用大号字体书写你们要兄弟团结、家庭和睦。面对纸条,长辈们都哭了,之前的家庭纠纷也随之烟消云散。

    
这些年,城市大家庭逐渐解构,家庭概念和功能日益被削弱,如何传承家庭历史?绿梧桐发起这项公益行动。

    
康健街道办事处看到这个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其落地在康健。我们这里老年人多,希望借此活动推动一种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工作人员姚靖说。

    
之后,绿梧桐在微博和网站上发布消息招募志愿者。40名高校学生和年轻白领成功入围。为了让口述历史所采集的资料更有权威性,王晓婕表示,他们特意请了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雁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从专业口述史概念到基本访谈技巧,一一悉心教授。志愿者还被关照:在与老人交流时,耐心的聆听是对他们最好的关怀方式。

    
王晓婕说,老人在口述家史时不必担忧隐私外泄,因为双方之前已签署关于口述史用途及使用权限的法律协议。

【相关链接】

    
口述史学是发端于海外的一种记录历史的形式。希腊史家希罗多德、中国史家司马迁等皆广泛应用口述历史。十九世纪法国史学家米什莱在书写《法国革命史》时,也援引了大量来自大众的口头证据。近现代,口述历史的应用渐渐衰落。

    
而近期,口述历史在中国风行。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单凭文献研究20世纪中国历史已颇感局限,寻找历史当事人口述采访,成为拓展史学空间的一条可行之路。此外,口述历史也给普通百姓一个讲述和回忆的渠道。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