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牢记初心使命 弘扬志愿精神——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服务风采

2019-08-07上海志愿者

1993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迎来了第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20多年来,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一大会址的志愿服务工作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服务队伍不断扩大,服务类型不断拓展,原先相对单一的志愿服务队逐渐转变为由项目和活动支撑的综合性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先后被市文明委、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去年至今共有513名志愿者在中共一大会址开展各种志愿服务,为观众义务讲解1359批次,总计服务时长1.79万小时,接待服务观众231万人次。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凝聚志愿者

经过多年摸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逐步形成教育+管理的模式,以先进的思想、严格的管理凝聚志愿者,为他们搭建学习、成长、服务、收获的平台。

我们积极探索五有”“四统一的志愿者队伍管理模式。五有,是指每一支志愿者队伍都有专人对接联系,每一批新招募志愿者都有专门培训考核(严格的筛选制度、专业的培训计划、完善的考核标准),每一位志愿者的服务都有详细的记录,每一月都向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及团市委志愿者中心汇报,每一年都举行优秀志愿者总结表彰交流。四统一,即志愿者培训考核合格后统一颁发志愿者聘书,上岗前统一宣读志愿服务守则,上岗时统一穿着志愿者服装,统一佩戴志愿者标志。同时,与志愿者所在单位党团组织保持经常性沟通,确保志愿服务规范有序。

参加中共一大会址的志愿服务既是光荣的使命,也是学习、成长的好机会。我们邀请业界专家、权威学者,为志愿者讲授《志愿者礼仪》、《讲解理念与实务》、《涉外讲解》、《高情商沟通策略与技巧》、《公共场所现场急救》等专业辅导培训课程。纪念馆组织各类专题讲座,志愿者可优先报名。我们将志愿者带教培训与青少年思政教育融会贯通,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提升能力的同时,接受精神洗礼,让中共一大会址变成青年学生修习道德品行的校外课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植入当代青年的心田。向明中学的一位志愿者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我们这一代人和当年的一大代表们有很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希望自己在成年后能更有担当。

 

 

二、以共享机制和育人平台培养志愿者

在青少年志愿者选拔培养过程中,我馆按照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相关学校、部队加强合作,选拔优秀志愿者,使中共一大会址的志愿服务平台成为不同单位共享的育人平台。多年来,我们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向明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徐汇职高、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武警执勤四支队十中队等学校和部队吸纳了数以千计的志愿者,其中有不少青少年通过学习、锻炼、实践,成长为优秀的志愿者和专业人才。

今年27岁的青年党员张桁嘉,十多年前在向明中学读高中时就报名参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志愿讲解。考入同济大学后,他牵头组织同济的学生志愿者来一大会址服务。大学毕业,张桁嘉留校担任同济交运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带领更多的同济学子加入中共一大会址的志愿者队伍,让志愿者精神薪火相传。

2015年,我馆成为上海市首批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我们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增设实践岗位,帮助更多青少年从服务观众的实践中学习新技能、获得认同感。4年来,已有9所高中、880人次高中生志愿者在我馆完成6000余小时的社会实践。今年,我们充分利用一大会址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心设计研学案例,策划开展了话说一大:听00后讲建党故事研学项目,引导青少年开展研究性学习,受到广泛欢迎。

 

三、以优质服务和先进典型引领志愿者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领导集体参观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引领千千万万党员群众来党的诞生地,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018年,我馆参观接待量达到创纪录的147万人次。在接待量井喷式增长的形势下,如何保证和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去年七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首次向社会公开招募的54名志愿者,走上志愿讲解、宣誓教育、场馆服务、活动执行等服务岗位。这些志愿者年龄各异、经历不同,却有着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有着相同的心愿——服务好每一位来上海瞻仰党的诞生地的观众。一年来,社会志愿者服务总时长超过1万小时,接待服务观众逾150万人次,有效缓解了纪念馆的接待压力,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为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提供了新的注解。

近年来,许多党组织来中共一大会址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教育活动。根据这一需求,我们精心设计宣誓流程,规范宣誓礼仪,邀请社会志愿者担任红色司仪,帮助我们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许多党员留言,在党的诞生地重温入党誓词特别有仪式感、庄严感。去年以来,在中共一大会址开展宣誓教育的党组织共有4965批次,以志愿者为主力军的宣誓教育,成为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志愿者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战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服务经验和专业优势,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助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建设和守护。沈潮涌老师退休前担任国企党委书记,入选党的诞生地志愿服务队后,他充分运用自己的党务工作经验和党史知识积累,把建党故事讲得栩栩如生,经常吸引大批观众驻足聆听。2018年,沈老被评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优秀志愿者,他为此赋诗一首:半生党务未曾陈,温润如玉沐春风。而今花甲新开年,更做一大讲述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毅,利用业余时间来一大会址参与宣誓教育岗位志愿服务,耳濡目染,受到启发。今年4月,他撰写的一篇研究五四时期毛泽东思想特质的论文,光荣入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研讨会。

在与志愿者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34名在职党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也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各种方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我们积极参与3.5学雷锋活动,帮扶共建学校贫困学生,关爱淮海社区高龄老人,助力外来务工女性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爱心暑托班等志愿服务活动。5年间,累计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以实际行动彰显建党初心,弘扬建党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者服务基地)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