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平台 提升效能 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发展

2016-12-26上海志愿者

五里桥道位于黄浦区西南部,辖区面积3.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人,辖19个居会委、80个居民小区、147家驻区单位、61家两新组织、16所中小学校。

近年来,街道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突出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努力构建以社区志愿中心为枢纽,以志愿服务站点、服务基地、文明示范岗为平台的工作网络,形成了组织健全、机制完善、社会参与、品牌突出、实效明显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街道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和“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

一、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简介

五里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中心位于瞿溪路754号,独立办公场所40平方米,可利用面积216平方;配有专用电话和完备的办公设备,并按规范化要求设置统一标识;中心由街道志愿者协会负责管理,接受街道党群办的指导、管理与监督,中心配备专职社工1名,由星空梦之翼青年志愿团队担任日常值班。20166月,中心开通上海“志愿云”网络平台,实现了市、区、街三级网络互通;目前,中心注册志愿者9467人,占人口总数的11.3%,现有志愿服务团队182个。

二、    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网络,打造服务平台

街道着眼于站点、基地、队伍三个方面的布局,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一是设置志愿服务站。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为枢纽,将志愿服务向一线延伸居民区、园区、党建服务站、群团服务站设置29个志愿服务站点,形成“一中心多站点”的两级组织架构。二是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建立城市爱心共助会、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阳光之家、文化活动中心等10个志愿服务基地夯实工作基础三是合理志愿服务团队。针对社区治理和群众关心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动员有时间、有热情、有能力的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根据志愿者专业特长和个人特点围绕“扶贫济困、医疗卫生、为老服务、法律咨询、环境保护、应急救援、文化教育、助学助残、文明劝导、公益服务”等与民生诉求密切相关的内容,有针对地编配志愿服务团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将志愿服务拓展到社区服务的各个领域,也为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力量支持和服务平台。比如,针对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子女开设的“爱心辅导班”,以助老助残为主体的爱心共助会等。三年来,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和志愿者团队数量大幅提升,志愿者平均每年累计服务时间80000小时,服务对象超过20000人次。   

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中心效能

街道将志愿服务中心委托给志愿者协会管理,依托专业管理力量,加强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志愿服务开放共享平台。一是明确中心功能定位。中心以志愿服务规范化管理,服务项目设计对接,志愿服务品牌培育为重点,充分发挥注册认证、供需对接、文化建设、项目孵化、资源整合、团队培育、指导监督、激励保障、能力建设等志愿服务九大功能,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构建志愿服务前台窗口和工作平台。二是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中心根据各志愿服务团队的服务愿景和服务内容,加强引导和培训,创新工作体系,努力实现“三拓展,三转变”,即志愿服务对象由老年人、贫困人群、残疾人等传统弱势群体向失独家庭、社区青少年、外来务工家庭子女等多样人群拓展;志愿服务领域由便民服务、邻里守望等社区生活服务向矛盾协调、平安建设、居民自治等公共服务拓展;志愿服务团队由以社区老年人为主向社区单位在职党员、青年人等社区各类群体拓展;志愿服务的组织方式从行政主导为主向全社会动员转变;管理模式从阶段性、松散型向常态化、规范化转变;阵地保障从实体阵地向线上线下并举转变。社区志愿服务力量不断汇聚,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能级不断提升。三是注重信息化支撑保障。街道依托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志愿云”,完善志愿者服务数据库,指导志愿服务站及团队开展项目管理,并在宣传教育、服务管理、信息报送等方面实现市、区、街三级互动和资源共享。街道自主研发了“公益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申请做志愿者、捐物、捐款、捐项目或者创意等,并获得相应的公益币账户积分,公益积分既可去慈善爱心超市兑换实物,也可作为发起新项目的“资本”投入新的公益项目中,“公益宝”让公益服务变得随手可及,为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拓宽了渠道。该网络公益众筹平台开通一年半以来,募集善款42.3万元,志愿者参与6200人次。街道开通“i五里”微信平台,设有“社区公益”、“志愿服务”等模块,各居民区也建立了“中一e家”、“紫荆e家园”、“幸福瑞南”等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公益信息,宣传新风人物,传递社会正能量。

实施项目运作,优化运行机制

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能力,2011年,街道设计推出了“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双向认领”工作机制,即街道以项目化的方式每年向区域单位提供社区公益服务的“资源项目清单”和社区的“需求项目清单”,由区域单位自主选择认领。项目认领对接后,可委托社区内的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承接项目的具体实施。5年以来,街道和76家区域单位党组织双向认领了135个公益服务项目,17家社会组织和98支志愿服务团队参与承接了具体项目,“白领午餐”、“书情绿意,健行生活”、“爱心包裹漂流记”等公益行动以及针对社区老年人、困难学生、智障儿童、残疾人等设立的“我陪老人去踏青”、“小扶手,爱相随”、“亮晶晶护眼行动”等一批项目受到了区域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欢迎。“双向认领”机制的建立,为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丰富的载体,促进了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社会组织参与承接项目,项目跟踪评估机制使志愿服务的提供更为精准有效,也让广大社区群众和区域单位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双向认领”服务品牌被评为“2014年上海市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

 突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街道重视加强志愿队伍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一是注重志愿者培训。将志愿服务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分类实施志愿者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培训。志愿服务中心每年开展以志愿服务理念、服务礼仪、服务技巧、团队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基础培训班,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平安建设、医疗康复、老年护理、心理疏导、新闻采编、垃圾分类等专业知识讲座,提升专业志愿者队伍素质,志愿者组织和团队年培训率达50%以上二是探索“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合作模式。基于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共同特点和各自优势,建立完善“双带双促”机制,即“社会组织带动志愿团队,促志愿组织培育发展;专业社工带动志愿者,促志愿服务能级提升”。加强志愿服务中心与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联动,按照“服务对象相同,服务领域相近”的原则,将32家社区生活服务类、文体活动类、公益慈善类、专业调处类的社会组织与180支志愿服务团队结对,建立“社工指导志愿者开展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提供服务”的合作模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积极帮助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在服务中注入专业元素,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促进志愿服务团队专业水平的提高。2014年以来,在社会组织引领带动下,4个志愿者团队申请注册成为社会组织。每年举办公益伙伴日活动,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孵化。为扶老、助残、济困、助学等民生领域的志愿服务团队优先提供项目开发、能力培养、合作交流和资金扶持。开展“社区公益微创投”大赛,夕阳红保健服务队、外来务工妈妈服务团、平安守护队、心灵港湾、弄堂自管会等一批富有特色、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草根组织在第三方评估与大众评审中脱颖而出,在扶持培育下发展成为志愿服务组织。

培育品牌团队,营造文化氛围

街道坚持“发展专业团队,打造服务品牌,传播志愿文化”的理念,支持引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培树品牌、营造氛围。一方面,注重培育先进典型和品牌团队。街道注重挖掘和培育先进典型,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个人和品牌团队。比如,第六届“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获得者翁联辉,第九届、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沈琪和朱旭明,上海市十大杰出志愿者、上海市美丽志愿者以及“上海市优秀慈善义工集体”爱心共助会爱心花园公益发展中心“上海市老年志愿服务十佳集体”老年志愿者队等。组建由律师、教师、医生、社会组织带头人、劳动模范、专业技能企业家领衔的十大志愿者工作室,以专业骨干带动专业志愿者队伍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志愿妈妈团”开展“呵护青春——校正行为偏差学生行动计划”,成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创投项目;铁二居委“夕阳红”健康志愿服务队,十年如一日,为社区孤老、病残和生活困难居民义诊街道文明劝导队每周风雨无阻,坚持对小区“六乱”现象进行劝导,同时还承接了社区32个老公房小区物业综合考评工作“爱心花园”志愿团队坚持十年开办“爱心辅导班”,为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子女助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医疗志愿服务队每月为463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公益文化志愿团坚持十年管理社区公共文体设施,为居民区配送、辅导文体项目等等另一方面,注重营造志愿文化氛围。街道围绕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风尚的要求,培育服务项目,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积极营造志愿文化氛围。运用《五里桥》社区晨报、公益广告、“i五里”微信平台等媒介,宣传先进典型,传播志愿文化。每年评选星级志愿者和优秀志愿团队,举办“爱在五里”十佳新风人物评选活动等,把弘扬志愿精神融入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社会生活、社区治理中,体现到居民公约、行业自律中,形成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生活情景和文化氛围。

三、工作成效

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功能的不断优化,为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和群团工作改革全面实施,社区志愿服务与区域化党建、群团工作、居民自治、文明创建等工作高度融合,有效促进了社区健康发展与文明进步。

一是规范了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与管理。以志愿服务中心为枢纽,以居民区、园区、楼宇志愿服务站点为支撑的两级服务网络,实现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全覆盖;志愿服务中心与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互通互联,社区服务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进一步拓宽了志愿服务的渠道和空间。志愿服务工作在组织管理、项目设置、供需对接、品牌打造、团队培育、资源共享等各方面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二是提高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志愿云”信息管理系统的开通,“公益宝”服务平台的上线,使志愿者在登记注册、参与服务、激励表彰等方面有了管理平台;特别是社会组织参与,使志愿服务在项目设计、资源配置、团队协作等方面明显增强,大大提高了志愿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也带动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提高。

三是促进了社区自治管理和社会资源共享。社区182多个志愿服务团队,服务项目涉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志愿者积极参与邻里守望、环境治理、文明创建、文化建设等活动,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紫荆居民区的“六大员、十大岗”,因人设岗,在岗服务,每个志愿者都有自己的岗位,成为小区和谐建设的重要力量;文化志愿团队管理的“广场舞”项目,组织有序,管理规范,成为居民自治的成功典范。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积极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居民自治资源,已有30多家社会组织与街道合作,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共育共享。

四是提升了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道德素质。街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倡导“党员进社区、人人做公益”,坚持党员志愿者和品牌志愿团队为价值示范引领,积极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形成了“党员带动群众、老者带动青年、专业带动草根”的“爱的传递”。同时,在社区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家庭礼仪、交通文明、文明养宠等宣传教育活动,把志愿服务与“最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黄浦好人”、“最美志愿者”评选等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养。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