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建设,助推社会治理创新

2016-12-26上海志愿者

延吉新村街道是上海市第一批“文明社区”,至今已连续10届,曾被誉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五朵金花”之一。20152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

近年来,延吉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大力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激活志愿服务的生命力,增强社会治理的实效性。201112月,建立了全市首家社区志愿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参与日常管理和运作。社会化的运作模式不仅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了专业的管理支撑,也使优质公益资源在社区得以汇聚、整合。在实践中,延吉的志愿服务工作逐步实现了“一个转变”,即管理模式从阶段型、松散型向常态化、规范化转变;“两个延伸”,即参与群体从青少年和老年人为主向社区各群体延伸,服务内容从传统便民服务为主向公共服务各领域延伸。截止20168月,延吉有各类志愿服务团队203支,志愿者7800余人,常态开展9大类30余个项目,每年组织开展活动150场以上。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在价值引领、道德示范、公益服务、关爱帮助、互助合作等方面的枢纽平台作用正日益凸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特色和有力抓手。

一、加大社会动员,构筑多维融合的志愿服务格局

延吉新村街道注重激发各类社会群体和组织的活力,提高志愿服务社会化程度。通过政府推动、居委会动员、居民参与、资源整合,让各类社会群体和组织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

1、在街道层面,推进社区共治。通过强化社会动员、搭建工作平台,激发多元主体活力,促进形成“多元参与、各方协作”的志愿服务格局。制定各项制度,为基层和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指导和支持。

2、在居民区层面,推进基层自治。依托居民区志愿服务站,以小区发展要求和居民需求为导向,组建自治团队,开展健康、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为老、助残等领域的多样化志愿服务。组织和凝聚志愿者力量,有序参与小区事务,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3、在居民层面,推进邻里守望。通过制度设计、内容安排为小区营造邻里守望的生态环境。通过党员志愿服务等推动模式,让居民便捷地、自发地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构建起其乐融融的熟人社区。

4、在社区单位层面,推进同创共建。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的资源,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各单位立本职岗位成立专业志愿者队伍,并将其吸收进街道志愿服务团队库。以文明单位同创共建联盟为平台,建立资源共享、项目共建、队伍共抓的工作机制,为街道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推动社区共治和基层自治等工作提供保障。

二、    聚焦功能优化,完善科学长效的志愿服务机制

延吉新村街道从优化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九大功能”入手,深化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激活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潜力。

1、强化供需对接、项目孵化、资源整合功能,常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对接居民的志愿服务需求,积极畅通民生诉求和服务供给渠道,建立需求调研、议事会和联系走访制度。每半年开展1次调查问卷;每季度邀请居民区书记、志愿服务站站长、志愿者骨干和企事业单位代表,召开1次议事会;每月联系居民区志愿服务站2次以上,每季度走访1次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供需对接分类服务目录,设置服务项目,规范项目开发、实施、管理、评估等流程,打造连接志愿服务组织或团队、项目、岗位、服务对象的完整服务链,使拥有优秀创意的项目能够找到执行路径。并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定期发布信息,面向社会招募有一技之长并且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组建特色志愿服务团队,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也解决了志愿者找不到岗位、岗位招不到志愿者的供求错位等问题。同时,积极整合辖区内外资源,通过项目化运作模式,加强与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对接,各施所长、优势互补、共建共享。

2、强化注册认证、能力建设、团队培育功能,有效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制定《注册志愿者与志愿者团队管理办法》,在注册、招募、服务、管理、培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指导志愿服务组织、团队及志愿者开展登记注册,建立社区志愿者信息库。对服务时间和情况进行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作为考评激励的依据。建立规范化、多元化的培训制度,针对普通志愿者、骨干志愿者、团队和项目负责人等不同对象,通过讲座授课、项目演练、实地参观等,分类开展基础培训、专业培训、管理培训,促进志愿服务队伍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心每年组织或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培训10次以上,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的培训率达到50%以上。注重培养组织领袖和团队骨干,通过组织工作沙龙,进行经验分享、案例展示、互动拓展等,提升其团队管理能力、项目承接能力以及活动组织策划能力。优化、整合优质志愿服务团队,将原来的服务型、体力型的团队提升为知识型、复合型的团队。这些队伍分布在市容环境巡查、社区平安建设、扶老帮困助残、便民利民服务等领域,是居民自治、社会共治的重要力量。

3、强化指导监督功能,分级构建志愿服务网络。17个居民区全部建立志愿服务站,作为中心的支撑和抓手,形成两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志愿服务平台。中心为各站点提供指导,对项目运作和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过程监管和成效评估;各站点负责在居民区组织开展活动,对居民区志愿者和团队进行日常管理,协助中心做好志愿者的经常性招募和注册登记。每个工作站都做到“规章制度上墙、责任服务上岗、规范管理上档”。“中心————团队——志愿者”的四级架构,使志愿服务网络覆盖社区各个层面,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畅通渠道,也为统筹管理、规范运作奠定基础。

4、强化激励保障、文化建设功能,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增强居民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认同和践行,街道着力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一是在精神层面,培育志愿文化自觉。一方面运用公益广告这一富有时代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全方位营造公益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挖掘、培育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居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二是在制度方面,探索激励保障措施。编制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评价指标,建立“星级评定”制度,通过每年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以及街道“十佳好事”等评选表彰活动,提升志愿者的自身荣誉感和社会美誉度。建立荣誉性和补偿性激励模式,采取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参与管理激励等方式,设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把提供志愿服务和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相结合,从而形成“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构筑志愿服务的良性循环。

三、依托睦邻中心,打造全面高效的志愿服务平台

针对社区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和专业化的服务要求,延吉新村街道大力建设睦邻中心,将其作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阵地,引导居民就近就便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1、服务场所就近化。按照“10分钟生活圈”的标准,将17个居民区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片区,设立了4个功能多样的社区睦邻中心。睦邻中心在空间上包括老年活动室、青少年之家、多媒体放映室、阅览室、健身房等多个功能场所,是集服务、活动、展示、沟通为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借助睦邻中心的场馆和活动资源,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实现了服务零距离”,居民足不出小区就能够享受到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

2、服务人群全覆盖。街道着力将志愿服务向民生靠拢。一方面,社区老龄化程度高,在项目活动设计上就注重老年人群体,如“老来客”会馆、关爱老人健康行等。另一方面,拓展服务内容,精准对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需求,例如:0-3岁婴幼儿及家长开展早教活动,为青少年举办“松果冬夏令营”,为残疾人设计“中途之家”康复训练,为来沪人员组织“橄榄树”小组活动等。截止目前,在4个睦邻中心开展的项目涵盖为老助残、家庭教育、文化体育、医疗保健、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生活服务等方方面面,提升了居民的受益度。

3、服务效能更突显。睦邻中心引进和孵化了知行社工师事务所、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15家各具特长的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通过和这些专业知识、理论背景和实务经验丰富的社会组织合作共建,能提供更加灵活、精细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服务,有效满足居民个性化的需求。在项目和活动开展过程中,由社会组织的专业社工负责具体策划、实施和指导,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并安排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或团队参与,这种“专业社工+志愿者”的服务模式,也强化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支撑,提升了志愿者专业服务水平。

志愿服务是一项长期的接力赛。在创新社会治理的新形势下,延吉新村街道将继续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由内循环向外循环拓展,汇聚起服务民生的强大合力,提升社会治理的广度、深度和效率。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