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志愿服务中心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2016-12-26上海志愿者

虹桥街道位于长宁区西南部,辖区面积约4.08平方公里,实有人口约8.74万人,其中境外人员2.1万人,辖区内有上海第一家国家级开发区—虹桥开发区、有上海市著名的国际社区—古北新区,还有传统老式居民小区,社区呈现资源形态丰富、人员结构多元、文化交流频繁等特点。

今年,虹桥街道切实根据“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完善100家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民生服务功能”通知的有关要求,通过强化后台支撑、完善服务平台、扩大社会效应等能级提升,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在创新社会治理中作用,以志愿服务为媒介,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辖区现有志愿者13千余人,占全街道占常住适龄人口66703人的20.4%。近年来,虹桥先后培育了全国道德模范朱国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顾泉雄,上海市杰出志愿者王煊熔(菲律宾籍),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市民诺扬·罗拿(土耳其籍)等一大批道德典型和志愿服务领军人物。2015年虹桥社区在中志联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先后接待了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等国家领导人调研视察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四个支撑”,保障中心日常运转

    我们紧密对接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的相关要求,扎实推进中心的建设,不断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网络、有效凝聚社会各方参与,不断做强做大街道志愿服务大格局。一是强化阵地支撑。2013年,在古北市民中心设立“彩虹之桥”虹桥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中心办公面积近30平方米,活动面积约2500平方米,按照标准配备联网电脑、志愿者热线等工作设备。中心由街道党工委作为上级主管单位下设16个居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实现居民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全覆盖。二是强化团队支撑。为提升中心工作专业化发展,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探索“社工+义工”工作模式,青年家园派驻一名专职社工负责中心日常管理和运作。三是强化经费支撑。实现志愿工作经费“三纳入”,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街道“精神文明创建”专项经费;纳入街道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经费,每年购买项目经费约为15万;纳入居民区工作经费,规定各居民区工作经费中必须保证一定数额用于志愿服务工作。四是强化信息化支撑。全面对接“志愿云”,通过分类指导、专项培训、责任分工,完成虹桥志愿服务网与“志愿云”的数据对接,做好志愿者注册认证、需求对接、时间记录、团队管理等信息化管理。

二、    构建“四大平台”,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发挥效能

我们坚持“工作制度健全、项目运行专业、资源整合有力、社会动员广泛”的工作目标,通过搭建管理服务、公益孵化、互助合作、社会动员四大平台,有效发挥志愿服务中心参与社区管理创新中的效能。

一是搭建管理服务平台,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教育培育制度:针对志愿服务团队骨干、志愿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等不同对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每年组织开展或参加培训12次,服务团队获组织培训率超过60%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志愿服务基地、居民区志愿服务站、驻区文明单位、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建立备案公示制:日常做好志愿服务团队、组织的备案,指导其开展志愿服务,每年对市、区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团队的申报进行公示;建立评估考核制:一方面做好志愿服务项目运行的监督和评估,另一方面将居民区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居民区党建工作的年度考核范围;建立激励关爱制度:对优秀志愿者进行激励,开展“四个一”系列活动(即为社区优秀志愿者订一份报、生日送一束花、体验一次医疗服务、开展一次“我想为你点个赞”社区媒体宣传);对困难志愿者开展关爱,依托居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一年两次对社区困难志愿者进行走访慰问。

二是搭建公益孵化平台,提升运作能力。成立“1+16+13+X”多层级志愿服务组织链,1个彩虹之桥志愿者协会、16个居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13个志愿服务基地、X个志愿者团队,涵盖了古北集团、宋庆龄陵园、乐贤荟、古北辣妈会等22家社区单位,志愿服务团队116支,涉外志愿者团队5支(日本互人多、乐贤荟、古北辣妈会、台湾太太俱乐部、铺路石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居民区项目发布-区域单位资源配置-社会组织专业设计-社区综合统筹”项目化运作链,针对各类人群特点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七彩虹桥、邻里守望”项目群,提供常态化7大类服务项目20多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2万余人,服务辐射人群7万多人。

三是搭建互助合作平台,加强横向联手。加强“七大中心”联动,打破工作壁垒,整合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综治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古北市民中心等多部门资源,围绕百姓民生需求,开展社区关爱、医疗咨询、低碳环保、法律援助、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增进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基地联动,促进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基地等之间的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升能力,凝聚力量。

四是搭建社会动员平台,加大联建联动。通过区域共建,依托区域化大党建与20多家驻区单位、文明单位、学校、部队、两新单位等签订共建联建协议,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激发社区活力。通过“树(选树)、育(培育)、学(学习)、推(助推)、怀(关怀)”五位一体典型培育链,持续不断发掘、宣传、学习身边优秀志愿者,感召、激励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通过多类媒体联动,依托传统纸媒,在青年报、长宁时报上刊登虹桥志愿服务专版,扩大影响力。依托新媒体,在“长宁虹桥”等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对志愿者典型、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等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中心的社会影响面。

   三、实现“四个拓展”,扩大志愿服务社会效应

经过多年的努力,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在供需对接等方面的枢纽平台作用日益凸现,并实现了参与主体、受助范围、服务项目、参与方式的“四个拓展”。

一是参与主体从青年学生和老年人向全社区各类群体拓展,特别是向白领人士和外籍人士拓展。例如:康明律师事务所的白领女律师成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洋居民“瑞卡多”领衔的洋啄木鸟志愿服务团队在社区开展文明巡访等志愿服务。二是受助范围由小区内部向区域范围拓展。依托区域化大党建,实现居民小区、区域单位、商务楼宇三方志愿服务资源共享,受助范围由社区困难群体向社区各类人群不断扩大。如聚焦白领人士,开展“六个便利”志愿服务;聚焦外来务工人群,开展“候鸟工作室”组团式服务进工地等志愿服务。三是服务项目由单一类型向多元化拓展。志愿服务内容从传统便民利民、邻里守望相助为主向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公共服务领域拓展,例如针对社区双职工家庭,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针对无偿献血者,开展“为爱举手”志愿服务,针对社区白领,开展暖情婚礼等志愿服务项目。四是参与方式由碎片化、松散型向团队化、规范化拓展。随着中心功能的提升,一方面依托信息化平台对116支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团队进行备案管理、培训评估、项目监督等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注重项目开发的前期调研、顶层设计和后期评估,增强志愿项目的稳定性,使志愿服务在社区经常化、常态化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在要素升级、结构优化、制度创新中提质增效,完善中心的标准化配置、信息化覆盖、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共建、组织化再造、规范化管理、内涵化发展和品牌化塑造,让中心真正成为社区中外志愿者之“家”,爱心公益服务之“桥”。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