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乡村茶馆课堂”志愿服务项目

2020-11-11上海志愿者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乡村茶馆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坚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育身边人的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宣讲搬到田间地头,搬到村民家门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上海乡村的生动展现。

新浜镇地处松江区西南部,下辖11个村3个居委会,全镇户籍人口2.7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40%。年轻人外出,村居间分散,使村里的茶馆成为留守老人喝茶抽烟、谈天说地的场所。为了改变村民形式单调的生活,又结合村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常年留守农村的实际情况,2013年,从新浜走出的几位教师决心开办乡村茶馆课堂,成立理论宣讲团,旨在让文化娱乐丰富日常,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一干就是六年。

一、课程扩容聚人气。初期的茶馆课堂仅有7位教师,课程也多为养生类的《饮茶与健康》《耳穴保健》《合理膳食》,时间一久易流失“生源”。为了使茶馆课堂站稳脚跟,不断丰富宣讲课程,经过6年的招募,陆续吸引学校教师、司法所宣讲员、卫生院医生及民间达人加入宣讲团队,形成了38人的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5个系列共36门课程,将万余名茶馆“茶友”变为课堂“学友”。

二、调研需求接地气。为了给理论宣讲注入源头活水,始终贴近群众,乡村茶馆课堂的讲师们常态开展入户谈心、座谈交流等调研活动,定期收集、梳理群众关心的理论热点和疑难问题,针对性地备好“政策理论课”“农技知识课”“乡风文明课”“道德模范课”四大主题课程,并为村民公布宣讲菜单,供其“看单点课”。此外,宣讲团还制定“学友谈心制度”,每次课程后随机访谈2名村民,每年组织1-2次座谈会,了解村民们的课程评价及学习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

三、理论宣讲有新意。村民事前愿不愿意听,听时听不听得懂,听后记不记得住,是衡量群众宣讲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宣讲团把高深的理论“翻译”成村民熟悉易懂的家事、身边事,用土话、新浜小调将政策转化为快板、顺口溜、乡土诗歌。宣讲团还排演了如《垃圾分类好处多》、《夸夸王磊好青年》、《十九大精神我伲学》等各种情景剧、小品、沪剧,用质朴的语言、身边的事迹将党和中央对农村的关怀讲进老百姓心坎。如今,茶馆课堂还在不断创新,衍生出“晚间课堂”、“邻里课堂”和“十分钟学习圈”三种新形式。

6年来,乡村茶馆课堂为全镇13个茶馆1万多人次的老人带去166场讲座,培育出一支上海市五星学习团队——“乡村茶馆课堂戏曲沙龙”,走出来一名上海市终身学习典范——沈世娟,成就了一个全国终身学习品牌——“新浜镇乡村茶馆课堂”,收获了新浜镇村民的一致好评。它不仅实现了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使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观念深入乡村,更是以志愿行动反哺家乡,成为乡村振兴的上海典范。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