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救得回!只要……内附实操“干货”

2024-01-23上海志愿者

        美国心脏协会培训导师薛佳曾遇到过一名学员,培训时特别积极,有很多发散性问题。中场休息时交流得知,该学员此前对急救一无所知,在参加培训的前一天和朋友打球时,有伙伴发生了心脏骤停

        尽管场馆有AED,但大家由于不知什么是AED、怎样使用AED而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施救方式,如第一时间掐人中。当伙伴发生濒死叹息样呼吸时,现场无人敢上手进行胸外按压,生怕产生更坏的结果,只是拨打了120,急救后状况不是非常理想。

        “如果我能早一点学习急救,或现场有人学过急救,是不是就可以去救他?”学员反复问。

       “不是学过急救就能百分百救活,但至少可以提升他的生存率。”薛佳解释,心脏骤停非常凶险,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但120到达的平均时间往往超过10分钟。如果什么也不做,病人4分钟后脑部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10分钟后存活率几乎为0。

       黄金4分钟,能做的关键动作有两个:胸外按压和使用AED除颤

       电影电视中常有对胸外按压的误解,如有人倒地后不做任何判断,直接上手按压,按了两次病人就睁开眼睛坐起来了。实际上,心脏骤停发生时仅通过胸外按压让病人恢复心脏跳动的几率非常小,需要配合体外除颤仪即AED进行除颤。

       胸外按压是为了争取时间,如果知道周围哪里有AED,在4分钟之内进行有效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70%以上。每延迟1分钟进行救治,存活率就会下降7%-10%。

“一键呼唤”,互相守护

“公众互助急救系统”上线


        黄金4分钟非常紧急。普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常想问“附近有没有人会急救?”“最近的AED在哪里?”

        公众互助急救系统,填补的正是救护车到来前的急救空白,以科技赋能救援。当心脏骤停发生时,身边人通过“呼唤”APP发起“一键呼救”,系统后台收到急救事件,会同步以电话、短信、APP推送的方式触达最近的6名急救志愿者。志愿者打开事件选择加入,就可以收到线路图,根据距离,导航去到急救现场或拿取AED后前往。

        “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带领大家参与急救,整个救援环境很可能大不一样。”上海合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梁莉萍介绍,截至目前,公众互助急救系统普通用户注册超5万人,其中持有急救证的志愿者超8000人,真实呼救案例已达100多起。但在梁莉萍看来,这远远不够,还需链接更多的人和设备,才能发挥效应,互相守护。

如何鉴别心脏骤停?

两大标准:

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

(1)判断是否有反应:轻拍双肩、询问,如果能动动手、眨眨眼,属于有反应。

(2)如果完全没反应,判断是否有呼吸:对于普通人来说,用颈动脉的方式未必能准确判断。可以看胸廓起伏,观察7-10秒钟。

  • 如果胸廓有起伏,属于没有反应但有呼吸,标准流程是拨打120、陪伴在身边,看患者是否有外伤。

  • 如果胸廓无起伏,属于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需要提供快速、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快速取到AED施救。如果找不到AED,等待120的过程中唯一能做的是高质量的胸外按压,维持血液循环。

注:濒死叹息样呼吸(突然呼吸,频率较慢、不规则,常伴随鼾声、喘气声或呼噜声)不等于正常呼吸,是心脏骤停的标志,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如何使用AED?


(1)打开AED后,会有语音提示:“立刻寻求帮助,解开患者胸前所有衣物。”


(2)“请撕开包装袋,按照电极片所示,正确粘贴至患者皮肤。”

  • 这个过程对于成年人而言没有任何难度,包装袋上、机器上、盒子上,都有图示告知贴片贴在什么样的位置。


(3)贴片完成后,机器会马上感知到:“请勿接触患者,正在分析心率”,实际上是为患者做了一个快速心电图。

  • 如果患者心率正常、心动过速或过缓,则不会除颤。

  • 如果处于室颤心率,才会提示“请与患者保持距离,准备电击”。


(4)除颤仪有全自动、半自动两大类型。

  • 全自动除颤仪:提示“请与患者保持距离,准备电击,正在充电”后,会自动放电;“放电完成,请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半自动除颤仪:提示“请与患者保持距离,准备电击,请按红色闪烁的按键”后,按键会闪红灯、以100分贝以上的声音高频响;手动按下按钮后,会提示“放电成功,请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科普急救的重要意义

在于“不会拒绝愿意帮助的人”


       “你是不是医生?是不是专业的急救人员?”当好心路人伸出援手,有时会面临这样的尴尬。

        薛佳解释,急救志愿者接受完培训,几个月后很可能会忘记“按得足够深”是多深、“按得足够快”有多快,但不会忘记急救的重要性。接受过急救科普的人不一定知道该如何施救,但“一定不会去拒绝一个愿意提供帮助的人”。

       “科普最难的地方,在于很多人都觉得急救是专业医护人员的事情,自己学不会也做不来。”梁莉萍表示,实际上,急救课程是给普通人学习的,通过简单的课程讲授,可以完全掌握并帮到他人。

       合恩急救志愿者一直在破解的难题,是提升全社会对于急救的认知。他们与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卫健委、教育局等合作,推出急救项目,以公益形式让大家先了解何为急救,从而参与。他们曾推动百台AED进张江,园区企业可以免费申领课程,还能获赠一年AED的免费使用。

       很多人感叹:“哦,原来这么有用!”

       家人有基础疾病的学员说:“原来是可以有解决方案的,而不是在那眼巴巴地不知该怎么办。”

       一年后,不少企业愿意继续每年开展急救培训,自费将AED留了下来,继续守护企业。

        他们也走进爱心暑托班,提供针对小朋友的培训,“他们对于急救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企业的成年人。”即使小学生可能按压不动,但当孩子懂得了急救知识、拥有了急救意识,就可能在长大以后成为救急“战士”。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