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传递流动的温暖,听!“巾声有约”背后的声音

2024-03-13上海志愿者

她们是一群讲故事的人,她们用声音讲好新时代妇女故事,传递温暖、传播文明风尚,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巾声有约”声音志愿者。

她们又不仅仅讲故事,她们召集来自各行各业的伙伴,用妙趣横生的方式发挥专业所长,给参与者带来流动的温暖。

主持人高嵩

专访

上海市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巾帼园)

社会组织服务部副部长 孙璐琼

巾帼园“巾声有约”声音志愿者

杨浦区妇联故事妈妈团队带头人

书香万家未爱阅读志愿者团队负责人 邱玲

巾帼园“巾声有约”声音志愿者

闵行区古美海皮家园 项目社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潇华


她们与“巾声有约”的相遇

邱玲在银行工作,2019年在杨浦区妇联的支持下,成为“公益妈妈大联盟”的“故事妈妈”带头人。2023年,当她了解“巾声有约”项目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受:

我之前是做阅读的志愿者,我们通过绘本演绎的形式,把家长和孩子跟我们的志愿者连接在一起,这个和“巾声有约”的思路其实是非常一致的。

李潇华是一名社工,2009年开始做青少年服务,长期深耕于社区,发现了很多优秀的社区志愿者的故事:

这些故事一直都没有被讲述,只是默默地沉淀在社区的角落里,然后刚好有“巾声有约”的平台,我们就让这些故事被挖掘、被展示。

两个不同职业,来自不同社区的人,在机缘巧合下都加入了“巾声有约”的大家庭,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上海市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巾帼园)社会组织服务部副部长孙璐琼介绍,“巾声有约”项目成立于2020年年末,当时的立意是致敬建党百年,激发广大妇女的历史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因此最初的活动形式是走进社区,宣讲龙华烈士陵园内8位巾帼英烈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宣讲+服务的主题不断更新,志愿者团队也不断扩大,既有不同职业的女性,也有关心女性在社会上发展的各界人士:律师、农人、消防队员等都成为了合作伙伴。


Ta们的宣讲不走寻常路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何在婚姻中维权;周杰伦的歌词中体现“反家暴”……在一场“巾声有约”声音志愿者宣讲会女性维权专场上,几位律师不仅从法律角度解读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引用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又格外切题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普法。


这样的活动形式是志愿者和律师精心设计的结果,他们希望参与者在听完宣讲、离开现场后能够有一些共鸣和思考。事实上,活动结束后,律师被居民团团围住,有的女性家庭长久以来存在矛盾,但没有勇气去改变现状,在听到了这些故事后,她觉得自己可以更智慧更勇敢,得到了信心和力量。


让李潇华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青浦一个家庭的“圆珠笔”的故事。这家人在爷爷辈时很贫困,父亲读到初中后没有继续上学,爷爷背了一袋大米徒步走了8公里的路,换回来一支笔,希望他之后有机会还能参加高考。比较可惜的是,父亲后来高考没有考上,但是在工厂里努力工作成为了会计主管。再后来,这支代表家庭对于文化的渴望的笔传到了他的儿子手里,儿子考上了复旦大学。如今,这支笔传到了孙辈手里。

“它背后传递的可能就是一种家族的信念:高考考不上不要紧,但是学习这件事从来都不应该被放下。”李潇华正通过“巾声有约”传递更多这样的普通人的闪光事。


在讲演中重新认识Ta们


“巾声有约”的不少活动面向家庭和儿童,这就少不了情境式的演绎。邱玲介绍,对孩子的所有活动都会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进行绘本的筛选,再对每一本绘本的每一页都进行精细的备课。在活动中,她也发现孩子的想象力远超于大人,比如在讲述秋天的落叶之美时,孩子用立体的方式搭建出了“树屋”,让她颇感惊讶。

邱玲从活动的参与者变成志愿者,又带着更多人成为志愿者,其中就包括她的先生和孩子。她说,先生是学理工科出身,走进社区参与活动时会带着“理工”思维,研究绘本的体系,什么年龄应该读什么绘本,用什么方式去读,还会和其他家长一起交流,当别的家长觉得他“特别厉害”时,他的学习热情更是被激发,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邱玲一家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邱玲5岁的小女儿也想去做志愿者,直言:“你都没有让我去读这个绘本,你怎么觉得我不行?为什么每次都让姐姐去,为什么我不行?”面对这般“质问”,邱玲也在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也许下一次,也可以试试让小女儿为大家提供志愿服务。

女性维权、家庭教育、信仰传承…… “巾声有约”未来的主题还有无数可能,而志愿者们共同的信念不变——让广大的妇女群众,让基层的百姓在活动中感受到温暖。




扫一扫关注

上海志愿者微信

分享